智汇芯联获超5000万元Pre-A轮融资 用于超高频RFID芯片量产
近日,超高频RFID芯片研发商智汇芯联微电子,宣布完成超5000万元Pre-A轮融资,由国兴创投基金领投,青源投资、华犇创投,冠达控股跟投。本轮融资将用于超高频RFID芯片的量产。
智汇芯联(厦门)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,总部位于厦门岛,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。团队主要创始团队来自美国著名半导体公司,同时又有多年在中国研发芯片的经验。对于芯片的研发,团队建设,市场的开发,产品的推广和销售,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。
公司致力于高性能低功耗的智能物联网芯片研发,销售,为客户提供turn-key 解决方案。通过创新和资源整合,智汇芯联正快速成长为在物联网,智能制造等领域深耕的专业公司。
图:智汇芯联主要芯片产品
智汇芯联CEO李振彪此前在接受华秋创服专访时谈到,高灵敏度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(“UHF RFID”)具有阅读距离较远,适应物体高速运动,性能好的优点,是当前市场研究热点,产品所在赛道更是市场上稀缺的高确定性持续加速增长行业。
2018年物联网UHF RFID标签市场出货量约为170亿片左右(IDTechEX数据),2019年约200亿, 预计2020年超过300亿左右,年增长量为30-50%,且已经广泛用于制造、物流、零售等多个领域。
在国内物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,国内电子标签企业所需UHF RFID芯片仍旧完全依赖进口。由于国外的垄断,芯片价格一直高居不下,成本超过标签价格的50%, 而且拿走了标签利润的90%。
我国的标签生产厂家投入巨大,但是因为芯片部分被掐着脖子,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,陷入被动,等同于国内标签加工企业都在为国外的芯片企业打工,国内的标签生产企业对芯片的国产化有强烈的需求。
简而言之,之所以选择UHF RFID芯片为创业方向,不仅是看中了国内巨大的商业前景,更是致力于把中国本土的芯片产业化做大做强,打破国外垄断,实现国家自主创新,填补国内的空白。
电子发烧友点评:
RFID按工作频率,可以分为低频、高频、超高频和微波四类,过去主要以高频RFID为主导,近年来,超高频凭借远距高速读写的性能,逐年成为RFID行业主流。
2019年全球超高频RFID标签销量约为150亿个,占据整体RFID标签的大部分份额。中国是超高频RFID标签的主要生产地,产能占了全球约八成的份额。
不过在应用上,国内超高频RFID标签的规模还是比欧美国家要少,不多政府意识到意识到RFID技术可以给众多行业带来积极作用,加快制定政策、推动RFID产业发展。
可见,未来超高频RFID标签会有不错的市场增量,这无疑会给上游超高频RFID芯片带来机会,另外目前超高频RFID芯片还被国外厂商垄断,包括NXP、飞利浦、西门子、ST等,国内市场在超高频RFID芯片存在很大的替代和发展空间。
智汇芯联算是国内在该领域早早入局的玩家,目前有一定的人才、技术和经验积累,而且已经推出几款产品,此次融资将有助于公司超高频RFID芯片的量产推进,逐步推进超高频RFID芯片的自主可控。
热门资讯
- MAX32670是一款超低功耗、高性价比、高可靠性的32位微控制器,在实现复杂的传感器处理设计的同时不会影响电池寿命
- MAX32550嵌入式安全方案采用多重先进的物理安全机制保护敏感数据,提供最高等级的密钥存储安全保护
- MAX28200是一款低功耗、16位MAXQ®微控制器(µC),设计用于智能电话和消费类电子等低功耗应用
- DS5003安全微处理器集成了最先进的加密功能,包括一套专门设计的安全机构,能够抵御各种级别的威胁,包括监测、分析和物理攻击
- ADUCM331集成了所有在各种工作条件下对12 V电池参数(如电池电流、电压和温度)进行精确智能监控、处理和诊断等必需的功能
- ADUCM350是一款可配置的阻抗转换器和恒电位仪,具有电流和电压测量功能,适合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
- ADA4558 是用于桥式传感器的完全集成的传感器信号调节器 IC
- ADUCM320具有低功耗ARM Cortex-M3处理器和一个32位RISC机器,峰值性能最高可达100 MIPS
- ADUCM363自带一个片内32 kHz振荡器和一个内部16 MHz高频振荡器
- ADUCM3027微控制器单元(MCU)均为集成电源管理的超低功耗微控制器系统,可用于处理、控制和连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