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芯片行业想要更强大,就必须加强从高校到企业的人才培养

近年来,美国和欧盟发起并通过一系列法案,支持半导体行业的大力发展,特别是芯片制造,并积极引进外国制造商到当地建厂。今年2月4日,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芯片法案,建议通过拨款520亿美元促进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。

欧美芯片制造业发展困难重重。

近年来,美国和欧盟发起并通过一系列法案,支持半导体行业的大力发展,特别是BFL4007芯片制造,并积极引进外国制造商到当地建厂。然而,美国和欧盟的进展都相对缓慢。

首先,看看美国。最近,由140名美国国会议员组成的两党团体签署了合信,敦促国会领导人尽快谈判,加快为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和研究提供520亿美元的政府补贴。

今年2月4日,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芯片法案,建议通过拨款520亿美元促进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。事实上,早在去年6月,美国参议院就通过了一项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,其中包括520亿美元的补贴,以刺激美国半导体的生产。

参议院通过后,该法案在众议院被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,直到今年2月才通过。虽然该法案已经通过,但目前尚不清楚何时可以有效地提供这些补贴。这也可能是140名美国会议员敦促加快补贴的原因。可以看出,美国政府在提供资金支持半导体制造方面速度缓慢。

美国在支持本土企业和引进外国企业方面并不顺利。首先,美国本土企业英特尔,英特尔在芯片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,是美国主要支持的本土制造企业。

英特尔近年来非常重视制造业投资,无论是响应国家号召还是完善自身产业链。除了技术更新升级,英特尔计划投入巨资建厂。英特尔最初计划投资200亿美元建造两家制造商,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,第一家工厂将于2025年推出。

英特尔还将投资1000亿美元,共建8家制造商。此外,该公司还计划在未来10年投资1亿美元用于半导体教育,包括高技能人才培养。

但与台积电、三星等制造商相比,英特尔过去在制造业上不断落后。现在很难赶上先进的技术。同时,规划投资建厂的资金巨大。英特尔此前表示,未来10年将投资1000亿美元。没有政府的支持,这一目标可能很难实现。
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美国政府尚未得到财政支持,英特尔最初的200亿美元投资并不依赖政府。那么,美国政府能否在未来给予财政支持,估计美国政府也处于观望状态。如果英特尔的早期投资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,那么政府可能会更加谨慎。

除了对当地制造商英特尔的支持外,美国还引进了台积电。三星等外国巨头在美国建厂。然而,从台积电和三星的建厂进度来看,原因有很多,如美国水电设施缺陷、技术人才缺乏等。据报道,当地政府计划给予的财政支持不到位。

总的来说,美国目前在半导体制造方面的进展缓慢,未来能否取得预期成绩还不得而知。

看看欧盟,近年来全球芯片短缺,欧盟成员国的发展,所以欧盟希望尽快实现芯片自由,大力发展欧洲停滞的半导体产业。因此欧盟委员会上个月提出了欧洲芯片法案,设定了五个目标来提高欧洲在半导体领域的地位。

1.加强欧洲在更小、更快芯片方面的研究和技术领导地位;

2.制定框架,到2030年,将产能占全球市场的20%;

3.建立和加强先进芯片设计.制造及封装创新能力;

4.深入了解全球半导体供应链;

5.解决技能短缺问题,吸引新人才,支持熟练劳动力的出现。

市场分析师认为,在上述五个目标中,欧盟将面临制造业的巨大困难。欧洲复杂的监管环境,很少有制造商会在欧洲建立半导体制造基地。欧洲想吸引半导体制造商到当地工厂将花费巨大,虽然整个欧盟支持法案的实施,但仍需要单个成员国率先投资。这可能导致恶意竞争,造成更大的损失。

此外,欧盟之前也有过失败案例。早在2013年,欧盟就宣布了同样的目标,并计划在2020年实现。然而,结果是欧盟半导体行业几乎没有进展,这次很有可能遇到同样的问题。

启示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。

与欧盟和美国类似,中国大陆在芯片制造方面也迫切需要发展。第一个是工艺过程中的差距。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领先的芯片制造商,接近英特尔,在先进的工艺过程中与台积电。三星有差距,需要突破。

目前,台积电。三星等制造商已批量生产5nm,3nm也将从今年到明年批量生产。美国英特尔正在征服7nm,尚未投产。目前,中芯国际批量生产14nm,7nm仍在重点研发中。

然后是人才短缺。在芯片制造方面,美国和中国都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。此前,台积电计划在美国建厂,但也担心美国先进的工艺人才短缺。

目前,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,应该有足够的人才积累。在过去的许多年里,美国忽视了芯片制造业,这使得它缺乏这方面的技术人才,这就是为什么英特尔投入了大量资金来赶上这个过程。除了建造工厂外,未来10年还将投资于高端技术人才的培训。

相对而言,中国大陆的人才短缺比美国更严重。芯片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。物理等基础学科需要研究人员几十年的日常研究。过去,我国对芯片人才教育的重视不够,过去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。在这一领域实践的人才很少,因此近年来,当我们意识到芯片产业的重要性时,我们极度缺乏人才。

人才不足必然难以影响高端制造高端制造,这是芯片的各个环节,包括芯片制造领域。最近许多大学开始建立芯片相关专业,加强人才培训。同时有一定的技术积累,也需要加入人才培训,有助于培养实践人才,如英特尔投资人才培训。

与美国和欧盟相比,中国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和芯片制造方面仍存在出口限制压制问题。目前,半导体制造离不开设备和材料,而中国在光刻机、光刻胶等一些高端设备方面严重依赖进口。为了抑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,美国限制使用美国技术的设备向中国出口,这将进一步影响国内芯片制造业。

因此,对于中国来说,要真正实现芯片自由,除了不断投资芯片制造外,还需要跟上材料、设备等上游产业链的发展。因此,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,国内压力大于美国、欧盟等国家。

说到欧盟,它在芯片制造方面没有优势。然而,它掌握了一项关键技术,即光刻机,这也给了它扭动他人喉咙的武器。也许对他们来说,专注于发展自己的优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这对国内半导体行业来说很难。

总结

总的来说,欧盟和美国正在大力发展芯片制造业,然而困难重重。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展与之相比,存在类似的问题,如先进技术差距,缺乏先进制造技术人才,也有所不同,如国内没有控制全球芯片制造命脉的光刻机技术,也没有美国在其他方面的深度积累。

如果国内芯片行业想要更强大,就必须加强从高校到企业的人才培养。人才是芯片发展的关键。此外,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压力,我们还应该投入能源从材料、设备到制造。幸运的是,近年来国内半导体的投资和发展速度非常快,我们将能够分阶段看到进步的结果。

本文来源网友上传,不代表hdxin.com蝴蝶芯城立场,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

上一篇: 全球芯片短缺,Foundry的产能已经成为各种Fabless竞争的对象

下一篇: 为什么终端制造商在从事自研芯片,各家自研又该怎么做?